本港經濟不景氣,出口不振,需求疲弱,地產市道低迷。在高息環境尚未結束的情況下,將陸續有中小企倒閉。
在經濟寒冬之下,兩地通關不僅沒有真正帶旺地產及金融,甚至乎還沒有為香港零售業注入「新動力」,反而還敲響了「喪鐘」。
由於內房泡沫爆破,整頓需時,內地經濟增長及需求放緩。內地各行各業亦正努力爭扎求存。內地零售業正不斷優化其產品及服務,並減價促銷。再加上美元偏強,人民幣貶值。在兩地通關後,內地旅客來港不再「爆買」,反而港人排山倒海的北上消費。
在兩地通關後,香港各大業主在去年初起便急不及待的「追加」租金,本港零售商的經營壓力巨大,人手不足,成本高企。同時間,兩地交通網絡日趨完善,往返兩地非常方便。內地價廉物美,對本港零售商構成嚴峻的威脅。香港零售商應該怎樣做才能安然渡過這難關?
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曾表示,香港成本高企,應把重點放在高端產品及服務。香港特首李家超則推出「香港夜繽紛」,最近還再弄一個「日夜都繽紛」,大搞「地攤經濟」。另外,有時評人則認為,在中美角力的情況下,亦會阻隔東西方的往來。該時評人建議,香港在旅遊體驗上或可注入更多西方及流行元素,以吸引內地旅客的青睞。
我們應該做「高端市場」,還是「降維」大搞「地攤」?我們是否應該更「洋化」些?繼續成為東西兩方的橋樑?
討論「大戰略」前,我們應該先瞭解清楚最新的真實情況,掌握其細節,才會避免「空談」。我們不宜想當然地以為香港的高端產品及服務比內地更到位,或單純的「硬銷」「香港情懷」,誤以為海外及內地旅客一定會喜歡「港式地攤」。我們更應該想清楚中西文化及最新潮流的實況。在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的年代,我們是否還需要如香港般的所謂「橋樑」呢?
內地的零售服務業早已非「吳下阿蒙」,與30年前「港人北上消費」的情況不盡相同。現時,內地零售業在產品及服務上,無論在高、中及低端的領域上都已做得非常到位;不僅有內地的特色,亦早與國際接軌,還不斷有創新,明顯的已經青出於藍。
其一、香港在平民化消費的板塊上,當然不可能有競爭力。我們成本太貴,初推出「地攤經濟」時或許仍會有一些新鮮感,但始終「旺丁不旺財」,還會搶佔附近食店的生意。偶一為之,尚可當是另一個「年宵市場」,在佳節裡大家「凑熱鬧」而已。但如長期繼續「大搞」下去的話,恐怕會越來越擾民。如此把零售經濟「降維」,其實某些內地城市於幾年前早已試過。總結其經驗皆是「弊多於利」,而且「易放難收」,並對地區的治安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。
其二、香港在高端消費上其實亦同樣沒有優勢。內地的高端產品及服務不會比香港差勁,甚至乎更佳。此外,在內地出現通縮及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,「性價比」大幅提升,香港零售服務業更處於劣勢。
其三、中美角力最終只會在政治、產業及科研層面上形成隔膜,並不會對民間東西文化交流上造成阻隔。近年,澳門政府銳意轉型成為旅遊及消閒城市,大興土木,與外資合作並建造了很多西式主題酒店、商場及渡假村。以上的新建築確實吸引不少內地旅客。內地旅客不再只着點於購物,而是同樣重視旅遊體驗。但只要等到內地人對環球疫情的恐懼完全消退後,內地旅客便會再次暢遊世界,豈會只到澳門?就算香港沒有地價太貴的問題,亦不宜在這方面臨急抱佛腳的大灑金錢。我們對主題樂園、酒店、商場及渡假村等的投資亦要非常慎重,不是「人有」,香港便要「我有」。最低限度來說,我們先要想清楚自身對旅客來說有什麼特色?有什麼優勢?
總的來說,「鬥地攤」只是鬧着玩,「鬥高級」打不贏,「鬥洋化」亦不是出路,「全新旅遊體驗」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;香港零售還有什麼出路?
1. 自助式小店經營,嚴控租金成本,盡量減省人手。
2. 放棄「內地旅客將重臨」的幻想,以街坊消費為本。
3. 盡量多做減價促銷,直接讓利以求存。
4. 留意內地競爭對手的動向,盡量避免與內地直接競爭。
5. 做好本地售後服務。
以上的「香港零售業求存5大法則」並不是什麼新招,但要執行起來卻非常困難。由於香港租金及人工太貴,再加上在過去20多年來,很多本港零售商慣性大做內地遊客生意而完全漠視本地消費。 (在操作上,「遊客生意」亦很難與「本地客生意」和平地兼容,並不是約束售貨員對本地消費者客客氣氣便可以留得住客人,反之亦然。遊客與本地客往往只能兩者擇其一,總有主客之分。) 在經營策略及營運上,一時三刻之內無法及時調整過來。
兩地通關後,大量港人北上消費。在本港租金還未大幅下跌之前,香港零售商無法在價格上與內地競爭,即使在服務上亦因人力成本太貴而無法做到如內地般「賓至如歸」的體驗。暫時來說,只有部份飲食業尚能支撐下去。
即使港人在周末北上消費,但在周一至周五仍會留港,飲食業仍會有生意。可是,本港飲食業向來是供過於求,並非所有食店可以順利渡過經濟寒冬。
據筆者瞭解,近日以「小店」形式經營的食店、咖啡店及茶店,尚有能力「捱貴租」。舉例說,某些在港島區英皇道的「麵包店」,所佔面積才幾百呎,每月租金卻至少有8至10萬港元,平均呎租一點也不便宜。它們販賣麵包,每個只售6至15港元左右,但居然有能力「捱貴租」,還在招聘前線員工,而且仍錄得盈利。
這些麵包店的平均價單相對不高,可以支撐下去當然是靠生意流量。為何這麼多人光顧呢?無論是「街坊」,或在周遭寫字樓工作的「白領」,很多人早上起來皆會希望吃一份熱烘烘的早餐,至少咬一口新鮮出爐的麵包。如果大家到茶餐廳或快餐店吃一份早餐,一來要更早起床,二來至少要40港元左右。因此,很多人都會到光顧麵包店。要省錢的,最便宜的麵包大概是6至8港元。如果想吃得飽一點,則可以買一份立即弄出來的「蛋治」,通常是15港元。某些麵包店還會提供飲品,一份連飲品的「早餐」,在20至25港元左右便會有交易,至少比茶餐廳及快餐店更便宜。
麵包店的「早餐」,其實價錢一點也不便宜,但大部份港人於周一至五早上,總不可能跑到內地買更便宜的出爐麵包罷?
相比起快餐店及茶餐廳來說,麵包店的「早餐」又便宜得多,亦方便快捷得多。對麵包店來說,不需要為顧客安排桌子及椅子,顧客買完便走,就是在店外大排長龍也無礙,所以不必租用很大的店子。麵包店的生意流量夠多,每月租金成本亦相對可控。
除了傳統麵包店外,某些高級西式麵包店亦採用相近似的策略。大家就是為了一個牛角包或法式餡餅大排長龍。20至30港元一個牛角包當然是太貴,但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,牛角包就成為普羅大眾的「炫耀式高級消費」。以這個角度來說,一個才30港元的牛角包便可以讓顧客感受到「很高級」,算是相當划算。
無論如何,傳統麵包店、高級西式餅店或糖果店等等,都是以「小店式經營」為主,其背後的經營策略其實非常近似。
同時間,放眼街道上的店舖,其實絕大部份連鎖便利店也兼賣早餐、下午茶餐或常餐,都是以港式小吃、點心及即食麵為主。另外,販賣魚蛋、燒賣及腸粉等小食的店舖亦越開越多,午飯時還兼賣飯盒。它們的定價都比快餐店及茶餐廳便宜一大截。當然。還有我們熟悉的「兩餸飯」食店。大家看到白領在早上、午飯時或晚飯前大排長龍的盛況,便抓緊時機,透過「小店經營」的方式,少付一點租金,並減省一些人手,希望以「外賣」方式搶佔傳統食店的市場。
另外,香港咖啡店的咖啡每杯大約是40港元左右,其實非常昂貴。傳統以來,一般咖啡店亦會提供舒適的環境給顧客品嘗咖啡,每間店子的面積不可能太小。店子大,租金便貴,就只剩下好幾間連鎖店才有能力「捱貴租」。
近來,有一些「小咖啡店」出現。店裡只有4至5個座位,賣的咖啡更高級,咖啡師更專業,同樣賣40港元一杯。由於店子面積小得多,租金便宜了一大截,亦其實是「半外賣式」的經營,只要「小咖啡店」老闆的沖咖啡功夫好,晚上還可以開班授徒,似乎還能撐得下去。
以上的「小食店」、「小咖啡店」及「麵包店」有什麼特點呢?就是「小店式經營」,嚴控租金及人力成本,專做街坊生意。小店老闆的產品仍受制於租金,產品及服務價錢不可能太便宜。但最低限度,小店的產品及服務總比比傳統連鎖店更便宜,亦不會與內地構成直接競爭,才會有「生存空間」。
相對來說,新鮮及立刻弄的食物及飲品,本港零售尚有一定的競爭力。但其他產品則無一倖免,「性價比」及不上內地零售業。
除非本港零售商所售賣的產品,其制式與內地不同,或港人購得內地產品後,相對較難在港使用,這樣才能勉強避免與內地直接競爭。否則,本港零售業只能盡量提供到即時及貼心的售後服務,或許仍留得住客人的心。港人在內地購物,相對較難找到即時的售後服務,如要替換也得要再「北上」。香港零售商如果在這方面做得更「貼心」,或許尚有一線生機。
最後,筆者曾與香港某些中型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交流,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狠批香港零售商不思進取,禮貌不周,態度惡劣,焉有不敗之理?
但在「天價租金」的情況下,香港零售商還有資金及時間去創新嗎?零售商除了要「盡快收錢」之外,還有空對客人保持微笑嗎?還有能力租借更大的地方,付出更高的裝修成本,並讓客人多作體驗嗎?大家交租後都如被「放血」般,只剩下「半條人命」,還有可能把資源放在產品及服務上嗎?
如果各大業主真的有心扶持香港零售業,何不考慮大幅「減租」?特別是沒有負債的業主們,可否稍微放棄眼前之利,為香港經濟出一分力?
文:寒柏
從事金融業,亦為自由撰稿人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